紧固件,即螺栓、螺钉、螺柱、螺母以及其组合件如垫圈、档圈、销、铆钉等,被称为“工业之米”,虽然在整个产品结构中,通常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作为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紧固件生产大国,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但我国生产的紧固件大部分为低强度、低档次产品,无法满足国家机械装备行业的生产需求。低端、低强度紧固件市场饱和,而高强度、高精度紧固件长期依赖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我国钢铁紧固件(HS:7318)进口额分别为21.6亿美元和21.0亿美元;2010年进口额大幅增长26.9%,达26.7亿美元;2011年进口额再次增长10.8%,达到29.6亿美元。此后,每年进口额一直维持在30亿美元左右。
从进口来源国看,2016年,我国自118个国家(地区)进口钢铁紧固件,其中,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四个进口市场占比达66.3%。其中,自日本的进口额达8亿美元,占27.3%;其次为德国,进口5.0亿美元,占17.0%;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额分别为3.5亿美元和3.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1.8%和10.2%。
从年度走势看,我国钢铁紧固件自日本的进口额及占比均呈下滑趋势,进口额从2011年的10.9亿美元,逐年下降至2015年的7.0亿美元,2016年有所回升,为8.0亿美元;占比从2010年的37.8%,逐年下降至2015年的23.4%,2016年有所回升,为27.3%。
与此同时,我国钢铁紧固件自德国的进口额及占比在2009~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进口3.2亿美元,占比15.2%,而2014年达到6.8亿美元,占比20.7%。但2015年和2016年,钢铁紧固件自德国的进口额及占比均有所下降,进口额分别为5.1亿美元和5.0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6.9%和17.0%。
2010~2016年,我国钢铁紧固件自美国的进口额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增长8.2%。我国钢铁紧固件自韩国的进口额在2008~2014年逐年增长,而在2015年和2016年有所下降。
从进口省市来看,我国钢铁紧固件进口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前五大省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辽宁省)进口额占我国钢铁紧固件进口总额的六成以上。
2013年,广东是我国钢铁紧固件进口第一大省,全国占比达18.9%;2014年,广东省该产品进口额大幅下降31.5%,全国排名降至第三,低于上海市和江苏省,此后一直稳居第三位。2014年以来,上海市和江苏省一直位居前两位,北京市稳居第四位。
2016年,与全国钢铁紧固件进口增幅(-1.8%)相比,前五大进口省市增幅均在6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全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