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2022》发布,揭晓了“2022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含副省级城市)”,克拉玛依市以指数78.64排名全国第24名,比去年提高2个位次,且连续两年位居西北五省区地级市第1名。
以克拉玛依高新区科创孵化基地为起点远眺,高新区内厂区厂房星罗棋布。本报资料图,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闵勇 摄
该《报告》由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编制,构建了涵盖经济发展和经济体系现代化、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文化建设和市民素质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体系”。《报告》运用各城市2021年公开数据,经数据的对比、核实,上述机构完成了第二届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评价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克拉玛依市常住人口49.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72.1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比为2.0:70.5:2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5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1亿元,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3亿元,较上年增长1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1%;进出口总额3.19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36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43元,增长8.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0%,空气质量在全疆排名第三;河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
今年9月9日,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进当天投用的我市第51所幼儿园——迎宾幼儿园。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浩然 摄
如何结合实际实现经济发展和经济体系现代化?克拉玛依市用具体行动给出了答案——坚持“一主多元”发展思路,紧扣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两个转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大力抓好新能源、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开放型经济等四个方面重点工作,构筑“四大核心竞争力”,推动构建具有克拉玛依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下半年,克拉玛依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区,12月20日正式揭牌,这为推动克拉玛依城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了新起点、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克拉玛依市将努力把克拉玛依高新区建设成为引领全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争取有更多细分产业、企业和工作成为全疆领先、进入全国前列。
作为克拉玛依市“一主”产业的石油石化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里程碑。截至12月22日,新疆油田今年累计生产原油1409万吨、天然气37.5亿立方米,提前9天完成全年油气生产任务,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1400万吨,油气当量达到1708万吨,均创油田开发67年历史新高。
在新能源领域,克拉玛依市加速布局相关产业,并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全市共布局13个新能源项目,总投资额达172.96亿元,总装机规模355万千瓦,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电力53亿千瓦时,可替代化石能源6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29万吨。
在数字经济领域,克拉玛依市也走在了全疆乃至西部多数城市前列。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已建成5座数据中心,开通了西北地区第一条获批的直达北上广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具备承载我国“东数西算”示范工程所需的算力、存储和网络能力,并正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前店后厂”算力基地,开展“东数西算”示范工程。
习总深刻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克拉玛依市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进为民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在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幸福生活新标杆。
克拉玛依市把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形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精细管理、更新美化,城市面貌逐步改善。2022年,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3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20条主次干道完成更新改造,让老城区焕发“新容颜”;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644套,逐步解决新市民无房人群周转性住房需求;因地制宜完善家门口综合服务设施,构建“便民、利民、惠民”5分钟生活圈。
在民生改善上,克拉玛依市一直不遗余力,多项主要指标稳居全疆乃至全国前列。克拉玛依市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为所有适龄青少年提供了落差最小的公平入学的机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了与本市子女同等的入学待遇,全市从学前阶段到义务教育实现了全免费。2021年,克拉玛依市在全疆率先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互联网医院全覆盖;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实现应检尽检,全周期健康服务基本实现,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也在2021年达到81.54岁,远高于2030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9岁的目标,位居全疆首位。
习总强调,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克拉玛依市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作,始终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用文化涵养滋润各族人民精神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通过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克拉玛依打造了“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点”四级服务阵地,建成并投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实践所15个、实践站112个、实践点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1个;不断打造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公共文化品质,完成6个社区书房、5个文化驿站建设。
全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建设,各街道文化站、乡文化中心、社区(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100%;全市拥有8个公共文图馆、7个国家一级馆;整合全市1337个各类文体设施免费或优惠开放;整合各级图书馆、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图书资源292.33万册,在全市202个分支场馆实现通借通还,全面建成“10至15分钟”可达的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克拉玛依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挖掘开发以雅丹地貌、沙漠、湖泊、峡谷等地形地貌为特征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建设了乌尔禾“西部乌镇”、独库大本营、独山子大峡谷、小拐芳香园等一批文旅项目,布局建成了房车基地、自驾车营地、旅游露营地等,不断夯实自驾游发展基础;积极推进研学营地、实践基地的建设,世界魔鬼城、克一号井、克拉玛依展览(博物)馆等18家项目单位通过研学营地、实践基地评审并正式挂牌;市青少年科技(少儿)活动中心和克拉玛依黑油山石油地质景区成功获批成为自治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开始承接全疆甚至全国的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实践。
自2011年12月20日捧回“全国文明城市”牌匾以来,克拉玛依市已连续四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21年全市注册志愿者达8.9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484个,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方式。
习总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显然,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就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应有之义。而形成现代化生产方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之一。
在中国石油数据中心(克拉玛依)生产调度指挥大厅,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新疆油田开采量、钻井状态、生产动态等信息;在茫茫戈壁上,两万余口油气水井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实现了集中监测、无人值守、故障巡检的新型生产模式物联网技术覆盖,油田管理变得高效节能;在克石化的一些装置上,用手机扫一个二维码,管线材质、螺栓规格、紧固值等关键参数一览无余,可以实时掌握设备的健康档案……在克拉玛依市,石油石化等传统行业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传统”,信息化已经遍布包括石油石化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越来越成为主流。
在推动生产方式不断迭代升级、加速现代化的同时,克拉玛依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统筹谋划,全盘考量,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
2021年,全市全年新增绿化面积8794亩,人工造林4000亩;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1%,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5%,消除了重度污染天气;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通过国家终审;实施我市首部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重点行业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实现工业集聚区水污染物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全市5座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任务,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克拉玛依市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要求,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深化平安克拉玛依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社会治理制度完善、风险管控能力提升,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奋力绘就平安幸福底色。
法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2022年5月27日,全疆第一部关于社会信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克拉玛依市社会信用条例》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克拉玛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把良法善治的要求贯穿到社会治理各方面,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填补了多个法律空隙,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治保障。
下足绣花功夫,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克拉玛依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有力作答——全市各街道推行设置“两办四中心”,各社区设立“两委两中心”,建立健全以街道“大工委”为核心、社区“大党委”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广泛吸纳2600多家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400多个党组织,实现街道社区、驻区单位、新兴领域等党组织的互联互通;依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平台,加快“多网融合”,将原有的党建、综治和等各类网格全面整合为1836个“全要素网格”,实现了组织互通、行业联通、资源融通、服务贯通。
全市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全程网办率已达98%;通过智能摄像头自动视频抓取和语音提醒,督促居民规范停车;高空抛物检测系统可以解决取证不易的难题……在克拉玛依,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补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短板的新动能。
接下来,克拉玛依市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抢抓黄金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稳”字当头、“进”字发力,“敢”字撑腰、“干”字为先,为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